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

物極必反:我的人生就是想成為傻蛋

3 years ago.....

前情提要一下,周四、周五連續兩天的有效採訪,讓我的新題目大有進展,得意之餘因為太有成就感了,還在FB上大言不慚了一段話……

做這份工作最令人著迷的地方就在於,永遠能比別人先知道很多事,比別人先認識未來的世界,然後瞭解到世界不斷地在前進,沒有停滯下來,這就足以令人興奮很久很久。
——連續兩天採訪有感。

結果晚上回家,突然認知到周日晚上要搭老闆車、與他一同出席飯局,還因此被迫放棄我期待了很久的屏風最後作品《莎姆雷特》,瞬間就像進到地獄般,I hate this job、I hate this job。就在這個摸門,陪公子念書的馬來妹(註1)回來了,我一臉哀怨的跟她說:「我的人生好想成為小丸子與羅智強。」

只見馬來妹不太想搭理我的問:「學羅智強幹嘛?」馬兔不假思索地答:「變成羅智強就可以跟老闆說:『社長~ 可以讓我任性一次,一整年都不做封面故事嗎?』」重點是講這句話時,語氣還要嬌嗔,做勢拉衣袖。

當小丸子結合羅智強呢?就變成:「可以讓我任性一次嗎?我的人生就是想成為傻蛋啊。」想到此,突然心頭一驚,如果我媽看到這段,她應該很想掐死我,覺得花錢把女兒養這麼大,結果她新的人生志願是要成為傻蛋。

殊不知,我們家老三先前換工作時,就曾把我媽氣過一頓,因為馬來妹問她想換哪類工作,我們家老三完全沒有猶豫地告訴她:「我想要找『不需要用腦袋』的工作。」當時我媽、馬來妹與我還喝斥了她一頓,「不需要用腦,那生腦袋給妳幹嘛?」但馬兔知錯了,老三才是對的!!!(淚)

畢竟現在把成為傻蛋做為人生志願的我,也沒好她到哪去。

帶著這些自我沉淪的想法,來到了不用補班的周六,一邊大掃除時,居然發現了三年前隨身攜帶的小本子。因為當年自以為是文青嘛,所以包包裡都會放小本子,隨時想到什麼念頭、讀了什麼好句子,都要假會的抄在小本子裡,偶爾抒發一下假文青的心得。

不看則矣,一看真是不可收拾。而且時間正巧就是三年前的九月,裡面記錄蠻多採訪之餘的東西,還有在書裡讀到的東西,後來我就去了一趟歐洲小旅行,內容整個正向到一個不行,例如2010年中秋節,我寫下這個……

人不能停滯不前,不能因為安逸就害怕改變
這就是我心裡的聲音,很清楚的聽見
釐清方向後,就可以更勇敢的往前走
嗯,加油!
哇賽,中秋節不就是個在大口吃肉、大口嗑月餅,我居然還有空在小本子裡使用正向思考,釋放正面能量,真是看的我——瞠目結舌。

還有很假掰的文青內容如下:

2010.10.17  SUN  ICE239
Holland Time 19:31
這是一班開往法蘭克福的快車,但我們卻不是要前往法國,而是要回杜賽道夫。2.5日的阿姆斯特丹行很短暫,卻又足以讓人愛上這個城市。把身上所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電池用到最後一滴,也間接與台灣隔絕。
這是一個人旅行的第五天,我在阿姆斯特丹遇見馬拉松與梵谷,回杜賽道夫的窗邊,日暮天際的顏色,在想吃海鮮的Natalie眼中,是鮭魚紅,但在心懷死亡的梵谷眼中,卻是深沉的黑,這就是心思體現的最佳驗證。
闔上小本子後,遲遲無法忘懷,揪竟陽光、正向的假文青,只花了三年時間,現在只想成為傻蛋,這中間是發生了什麼不可逆的質變?我也只能用物極必反來企圖解釋了。

但,別以為看完小本子,就有任何改變,我的人生沒有什麼大志,就是想要成為傻蛋!(不曉得我的受訪者們知道真相後,會不會以後就拒絕跟傻蛋講話)


註一:話說,有人跟我反映,他以為馬來妹真的就是一個馬來西亞人,鎮重正名一下,馬來妹是我妹妹,由於她想不開地投奔了馬來西亞教書多年,所以我以此為樂地用「馬來妹」這稱號叫她,今年她終於想到要回歸台灣,馬來妹已經變回台妹了。

馬來妹返台教書第一站,在大直高中,有天,馬來妹回家嚴肅地跟我說:「今天放學,我在校門口對面等公車,發現有一排黑頭車,車車相連到天邊,直到海軍總部前,然後,每台黑頭車旁都站了一個穿著西裝筆挺的人。」下一刻,她就理解到,穿著西裝的人,不是孩子的爸、也不是隔壁老王,是司機,而他們,正是來接公子下課的。

馬來妹:「那我不就是在陪公子念書嗎我?」(登愣)有這樣的體認,也是挺好的啦。

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

寫給正在找第一份記者工作的你(平面限定)

我從來不是個適合談職場學的人,這點自我老闆從未考慮讓我做職場類封面故事,即可窺見。所以,在寫這篇文章前,我反覆思考著該不該寫、該寫什麼,然後我寫了。

寫的原因是,某種程度上,我也不是那麼冷的人(雖然多數工作時的我很冷),還是會輕輕拍你肩,告訴你一句:「別氣餒,還有機會。」但另一個角度來說,我是個記者,還是財經雜誌的記者,寫文章不會只有歌功頌德、吃齋念佛,所以殘酷事實還是得面對。

距離我上次主動求職,那是七年前,自此之後,感謝各方大德、大哥、大姐偶有介紹推薦與挖角賞識。然後,我當然沒再經歷過履歷石沉大海、仰天長問為何不用我,這類複雜情緒。

但我還記得很清楚,當年我找工作找到什麼程度,真的難忘。你問我:「為什麼他們在104開我的履歷,卻都沒獲得通知?」嗯,那些104履歷通常夾在透明資料夾裡,堆在層層資料、文書、稿子裡,什麼時候認真看?有哦,在看那張大頭照的人正不正時,我們有深刻認真看過……那張照片。

這樣說來有些不正經,但事實是,媒體主管真的誇張的忙,底下記者惹的麻煩已經夠他擦屁股,或者該追的新聞沒進度也夠他焦頭爛額,還要他逐字逐句閱讀你的履歷,也太為難人了。

千萬別以為是你不好,絕對不是。但對於平面記者永遠視資深為真理,在你空白的履歷上寫萬言書,都勝不過一行字「記者資歷n年」。難道菜就該死嗎?別的行業我不知道,但記者這行,菜就是該死,還罪該萬死(我忘了這誰告訴我的了)。

因此,對於我們這種沒資歷又沒姿色的人,想找到第一份記者工作,嗯,也沒有那麼難啦,你需要的是一個機會。機會不是你坐在電腦前,發呆看著104,機會就能從天而降,機會也是可以被創造的,我的第一份工作不是靠104給的,也不是富爸爸庇蔭來的,是創造機會找到的。

話得從那時找工作說起,我還記得去中視面試回來,在肇公請吃飯的那晚,因為面試時被羞辱,只好在肇公宴上痛哭落淚,哈哈哈,幸好沒走到電視台記者這條不歸路。此後,我就痛定思痛,專攻平面媒體,我做了一件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很瘋的事,那就是——把履歷、自傳、作品集印成冊,裝訂精美,然後寄到各大媒體的採訪中心去。「每一家都寄?」對的,我印象中是如此。

我不曉得是不是每一份都有送到目標收件者手上,但我確定的是,這個做法因此讓我接到了好幾通面試通知,有了願意給我第一次機會的老闆,甚至直到工作半年多後還有媒體主管打來。這其實也沒那麼深奧,你去翻翻看什麼職場教學、第一次找工作就上手之類的,都會告訴你一條準則,叫做是:機會掌握在你自己手裡。

當然,現在這種媒體浮濫的年代,也不一定要找工作如我這般辛苦。不管是要報考各大媒體的記者招考、找學長姊推薦介紹,管道、機會百百種,但你若只坐在電腦前看104,不管F5按幾次,按到F5鍵壞掉也不會有工作上門。

老生常談的要素還有:「準備好你自己。」老實說,我對於生存在這個年代的人,尤其想做記者工作,聽到要考英文而不知所措,本人感到相當不以為然,茲以為電視、報紙、各大暢銷書不都天天耳提面命告訴你,英文很重要了嗎?你也可以英文不好,ok的,但你如果想要吃「平面記者」這行飯,你也是可以英文不好啦,但前提大概是你有十年資歷,或者你天天都交的出獨家,否則,乖乖念英文吧(英文又不只有記者這份工作需要)。

還有一件事,我也不以為然,就是沒作品。新聞本科出身的人,自己摸摸良心,修課老師一直講要理論、實務並重,我們不是理工學院,不用實驗做到天昏地暗,但好歹大學四年、研究所兩年,新聞採訪都從(一)修到(三),還有深度報導……等,這樣你還拿不出作品,說實話,你得自己檢討先。作品這件事很簡單,也是兩個字:準備。你自己都沒準備好,為什麼主管要給你機會?

事情也沒這麼嚴重,旁觀的人都是說嘴比較簡單,那當然,就像我現在這樣。但還是回歸到那句,找工作還是機運、機運,過了這村、還有下家店,台灣媒體這麼多,哪怕沒記者當呢?但要當專業or無腦的記者,被挖角or取代的記者,被尊敬or看輕的記者,全看你自己決定。

記者這行很公平,工作的價值有多少,在你,連薪水多少,也在你。

謹寫給正在找第一份記者工作的你,但平面媒體限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