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bility. |
這些年,在職場上打滾,安迪一直要我學會忍耐。前幾年時,年輕氣盛,偶爾給他闖禍惹事,安迪多會用「我還年輕、年紀還小」來包容我;這一兩年,有了資歷,他開始要我忍耐。
對於一些無理的事,別人無禮的事,他都會這麼回答:我知道了。然後,我就要忍耐。
一直到前些日子,他與一位資深同事的談話中,又聊起我的近況,「當然A對她這般這般無理、B對她那般那般,她都忍下來……要不是我攔著,她怎會有今日的成長。」原來我的忍耐,安迪都看在眼裡。
然後,我開始又想起了溫良恭儉讓這個中心德目。當別人對你不好,有些行徑把周邊的友人都氣炸了,覺得我幹嘛不生氣,我還是只能心中唸著「溫良恭儉讓、溫良恭儉讓……」,即使心底已經有一把火在升,也不能對人口出惡言,壓抑著,然後做完該做的事。
很多事情,沒有對錯,沒有答案,但待人之道應該敦厚、要有同理心,尤其是曾經很相識的兩個人,我有同理心、想著的是,如何讓人家好過,事發後不要去影響他人的看法與評價,即使很多負面評論在這時湧來,但我始終秉持「溫良恭儉讓」的原則,偶爾為人辯駁,偶爾為人說話。
只是,我並無法期待他人也懂得相同的待人之道。
晚上我讀了一本,友人說要推薦給別人閱讀的書,有些片段似曾相識,「我們成長背景、價值觀非常接近;更重要的是,我們都期待婚姻,在對的時間,遇上對的人。」讀著讀著,一個轉折就又急轉直下了。
書擱著又翻了另一本,回過頭又再接下去看時,內容已經進入這一章的結語,「沒有堅實的基礎,沒有足以判斷、足夠成熟的智慧,站在你面前的即使是最完美的理想對象,也不會懂得及時把握,好好珍惜。」
我記得這個作者,原因是同事做過他的專訪,我沒仔細看,後來在友人提及,才去找他的書回來讀,他是一個台大教授,台大、MIT、矽谷工程師,對他的印象停留在寫的某篇部落格文章,回頭來看他給的人生最重要16堂課之一,嚼來有味。
書又擱著,剛好翻到,肆一在他的新書這麼寫著……
愛情最叫人灰心的是,妳明明還想要努力,怎麼他已經決定放棄。妳還在想以後,但他卻連過去都拋棄。妳並不是天真的人,知道愛情不能勉強,但就是因為如此,所以妳更加要求愛情,你們要很努力的在一起,然後一直到分開之前,也要那麼努力。
妳求的是一種愛情的同進退,你們一起戀愛,若有日終要結束,也是一種盡心盡力,而不是你丟我撿。
好像讀到了什麼,也好像什麼都沒讀到,好像寫了什麼,也好像什麼都沒寫。對於那些事、那些人,不是聖人模式全啟動,也不是要競選好人好事代表,而只是想忠於自我,自始自終都堅持做一個「溫良恭儉讓」的人罷了。
最後結語是,在某人非常大嘴巴地告知安迪,說是我怎麼一路從台北哭去底特律,就怎麼從底特律哭回來,歷經生病休養後,安迪與我第一個坐下來的會議,他這麼說:「妳現在應該精力旺盛,那就多工作一些吧!」話畢還給我使眼色、挑眉,一副「妳不用說,我一切都瞭然於心」的懂我模樣,果然,今晚就加班了。
溫良恭儉讓啊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